藝團「音樂劇作」邀請到英國吉爾福德演藝學院(Guildford School of Acting)音樂劇碩士課程主管Julian Woolford 開辦公開講座,到底他對音樂劇有甚麼看法?
文:陳健迅
為甚麼音樂劇如此受歡迎?
說音樂劇是當代最受歡迎的表演藝術形式絕不過份,你看撐起絕大部份倫敦西區及百老匯的製作均是音樂劇便可得知。能自負盈虧的舞台演出一向少之又少,惟獨音樂劇是少數可以帶來盈利的表演形式。為甚麼音樂劇能得天獨厚?Julian認為音樂劇最能發揮劇場的本質:「當你看到一個精彩的音樂劇時,實在令人相當興奮!當故事和音樂互相配合時,會產生出很強的感染力和澎湃的情感。欣賞音樂劇有如看藝人走鋼線,音樂劇演員需展現純熟的技巧去完成高難度動作。我認為音樂劇的藝術成就常常被低估,事實上音樂劇是最具歷史的劇場形式。音樂劇展現出劇場應有的面貌,很多戲劇都未能像音樂劇般豐富。」可是有不少人會認為音樂劇很「商業化」,那麼Julian 認為音樂劇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娛樂?他說:「當然是一種藝術形式!音樂劇跟很多美國藝術形式有類似情況,是一種很容易被商業化的藝術,並且由商業帶動。而事實是音樂劇可以用多種方法和角度去推展一個故事。我身為創作人也希望作品受歡迎和多人欣賞,因此音樂劇的所謂『商業成份』也很吸引我,畢竟有二千多人坐在劇院中欣賞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很有滿足感的!」
香港要成為文化藝術的中心,又怎可以缺少音樂劇?同樣來自英國吉爾福德演藝學院的另一位嘉賓,歌唱部主管Steven Luke Walker 則在歌唱工作坊中不斷提醒參加者,倫敦西區的標準就是一星期八場演出,一年合約,期間每場必需保持水準。假如他朝香港真的能製作出長壽音樂劇節目,但我們又有沒有足夠具備此等訓練的演員擔綱演出呢?這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。
音樂劇的敘事結構
Julian 在講座中主要講解了音樂劇的敘事結構,並強調成功的演出必需建基於良好的故事及戲劇基礎之上。他把主要角色歸納為四種主要類型,分別為Hero (主角)、Mentor (導師)、Shadow (影子)和Shapeshifter (改造者)。主角的經歷可分為十二個階段,而十二個階段就等同於三幕劇的結構,即開始(Beginning)、中段(Middle)和結束(End)。而最重要的,是音樂劇的歌曲可以根據此發展階段來編排,達到推動劇情等戲劇功用。不過Julian強調,這是用作分析音樂劇的故事結構,是參考之用,而不是一條將故事填充上去,就可以寫出成功音樂劇的方程式。
看著Julian的分析,不難發現香港音樂劇跟西方還有一般距離。如果香港希望建立自己的音樂劇,應如何做起?Julian說:「倫敦西區和百老匯都不是一夜建成,而是花了很長時間,香港希望有此成就也需要耐心。有趣的是,上世紀80年代大量西方音樂劇輸出到全世界,曾經有一些學者意見認為該等音樂劇抹煞了當地創作,令本土創作和創意難以發展。過去我也認同這說法,但現在卻有另一體會。理由是近年的澳洲、南韓和南非等地,當年『進口』了大量這些音樂劇,然而這些音樂劇成為了表演者和創作人的訓練機會。今天這些地方,已經萌生了更多精彩的原創音樂劇。香港也應該多向高水平的音樂劇學習,再用自身的經驗去過濾和思考,選擇合適自己的元素。還有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失敗而放棄,要從失敗中學習。」Julian 口中所提及的歷史,是指1980年代,《貓》、《孤星淚》、《西貢小姐》及《歌聲魅影》等英國音樂劇大量輸出到全世界,當中包括由英、美公司製作的全球巡迴演出及個別地方購入製作版權的演出等,此現象在之前從未發生過。至於在香港原創音樂劇中會否發現這些音樂劇的影子,就留待讀者自行判斷了。
對年輕音樂劇創作人的建議
來到講座的提問時段,眼見在座有多位嶄露頭角的音樂劇創作人,沒理由不向他們索取一點建議,Julian回應說:「上演你的作品!要坐到觀眾席中間去看自己的作品,不要做伴奏,也不要導演自己的作品,好好身處觀眾之間體驗一下他們的反應。一開始的時候不要寫大製作,這樣只會浪費金錢,待有經驗後再加長吧。我在金匠學院 (Goldsmiths, University of London) 任教時給學生的功課是創作一個十五分鐘的音樂劇,學生只可以用少於四個演員和一個鋼琴。他們也可以用課室中的物資,和容易找到的戲服,而重點是我們會將作品公演!雖然用不上三幕劇的故事結構,但仍然要交代一個完整故事,有限的資源令學生更集中鍛鍊用音樂說故事的技巧。還有就是要多寫,不斷去寫來鍛鍊自己!」
Julian Woolford
Julian畢業於University of Kent 和 Bristol Old Vic Theatre School,現為英國吉爾福德演藝學院(Guildford School of Acting)音樂劇碩士課程主管。
原文刊於《△志》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