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hkmusicaltrio

「跳唱」的迷思與竅門 | 周詠絲專訪


音樂劇演員在台上邊跳邊唱,看似輕鬆。但只要稍為接觸過歌唱和舞蹈訓練的讀者,應不難發現兩種技巧從基礎上就有所衝突。究竟他們如何做到?以跑步練氣是否就足夠?前身為舞者及音樂劇演員,現職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助理講師的周詠絲 (Seesy) 在伯明翰戲劇學院(Birmingham School of Acting)修讀專業發聲訓練時,就曾以她的碩士論文來研究此題材,試圖結合演出及理論的方式,解開載歌載舞的迷思。


文:陳健迅


研究的起因

Seesy於演藝舞蹈學院畢業後一直從事音樂劇表演及教育工作。但她沒有滿足於現狀,2012年考獲獎學金到伯明翰進修專業發聲訓練。而她的背景彷彿已經為她選擇好畢業論文的研究範疇:「由於歌唱和舞蹈兩種技巧是有衝突的,所以我決定集中研究邊跳邊唱的音樂劇表演。簡單地說,歌唱時身體不應存有任何不必要的張力,但跳舞時卻很容易令身體肌肉收緊而形成張力。我的研究正是嘗試尋找一個策略,令正在舞動的身體不會影響歌唱的音質,或將影響減至最低,以及確保發聲的健康。」


結合表演與理論

或許有讀者會認為,只要身體狀態良好便能「夠氣」邊唱邊跳,但音樂劇所要求的可不是一般簡單的動作。Seesy 的研究分成實際演出及理論整理兩部份:「演出部份以我自己為研究對象。我以六個星期的時間,透過訪問及文獻理論作依據,設定一個合適的練習及排練方法去排練一首歌曲。歌曲牽涉一連串的舞蹈技巧動作,例如踢腿、轉圈、大跳等。而歌曲部份要用Belting1 的音質去演繹高音部份。訓練的目標是要令Belting音質不被舞蹈動作所影響,過程中觀察自己身體如何處理和適應這個演出。訓練以Jo Estill2的發聲理論作為基礎,以確保發聲健康。例如跳舞時身體會產生很大的氣壓,令聲帶受壓。Jo Estill則對聲帶的位置有特別要求,我的工作就是要從此找出平衡點,在肢體活動及呼吸急速的同時,又可以製造出所要求的音質。」表演藝術有時候很難以文字方式紀錄,這更顯得理論研究及整理的重要,好讓研究得來的資料得以保存及傳播:「另一部份就是文獻的分析及整理,例如魁根斯3 (Feldenkrais) 及 Kristin Linklater4 兩者的理論和練習結合起來可能會對音樂劇表演有幫助,我便從中搜集並加以整理。另外,還要將演出部份作文字紀錄,將自己在這六星期的身體及聲音狀態的變化紀錄下來。」


令身體熟習動作

絕大部份表演形式都要求表演者「熟能生巧」,然而「熟習」在音樂劇表演中到底意味著甚麼?Seesy 講解她的發現:「在排練初期我無法Belt 到歌曲中的高音部份。Belting需要運用身體某部份肌肉,我們稱之為Anchoring,因為排練初期我的身體仍在熟習舞步,加上呼吸急速,身體很容易鬆散起來,肌肉便不能好好參與Anchoring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,身體的活動能力會有所提升,肌肉不需要多餘的力量也可以做出舞步,因此肌肉便可以專注於Anchoring和Belting,而當中我必需很有意識和自覺地留意身體的變化。到了排練中段我仍然覺得自己『未夠氣』,但細心分析後,發現實際身體狀況卻是『太多氣』。這是由於舞動時身體需要很多氧氣,呼吸自然會變得急速。但歌唱時,特別是Belting就更加不需要吸入太多空氣,以避免對聲帶造成過大氣壓,這亦是兩者的衝突所在。因此,簡單來說是身體要先建立耐力,身體就不用吸太大口氣。排練中段以後我清楚感覺到自己到底要多少空氣,然後還必須好好控制住。總括來說,排練初段是要必需很有意識地控制的,但在熟習後身體會變得自動化,亦即是所謂的『熟能生巧』。」


控制肌肉令聲線響亮

歌唱和舞蹈的最大共通點,就是兩者同樣是講求身體肌肉的操控:「我們進一步看看腹部肌肉。一般情況下,舞者需要將腹部肌肉收緊,但歌唱則要放鬆,那麼怎樣才能平衡呢?在解剖學上,腹部大致上可分成腹橫肌 (Transverse Abdominis)、腹內/外斜肌 (Internal/External Abdominal Oblique)、及腹直肌(Rectus Abdominis) 幾組肌肉,腹直肌就是最表面的『朱古力』腹肌。


在身體舞動及呼吸時,腹橫肌及腹內/外斜肌都會自然運用到,但腹直肌就不會。因此如果表演者在舞動時自行收緊腹直肌的話,就會影響到呼吸,令呼吸變得不流暢,進而令聲音變得侷促。另外如提腿等舞蹈動作,亦應該運用腰大肌(Psoas Muscle)作主導,以減少腹直肌的緊張。其實不論歌唱或舞蹈,深層肌肉都是絕對需要用上的。因此在大部份音樂劇表演訓練中,都會集中鍛鍊深層肌肉,而不應過度鍛鍊表面部份的腹直肌。當然,要表演者一下子清楚自己正在運用哪一組肌肉,基本上是沒可能的。但表演者要明白在運用肌肉時要留意力度,不可以過度用力,還有透過反覆練習就可以逐步掌握竅門。」


如何鍛鍊?

Seesy 進一步介紹鍛鍊的方法:「要鍛練深層肌肉,便要透過一系列特定的訓練。例如部份彼拉提斯的練習,當中的『V』練習便是一例,動作中還可以檢查自己的呼吸深度夠不夠。此外,由於邊唱邊跳容易令呼吸急速,音樂劇表演者必需加強控制呼吸的肌肉的靈活程度。一套源自Kristin Linklater的熱身動作 “Breathing Gym” 是特別適合的。它的特別之處是可以令呼吸肌肉組織,包括橫隔膜更加靈活。之前提及過氣壓方面不可太大,Jo Estill也有練習令表演者熟習喉頭(larynx) 的肌肉及控制氣壓,那都是很實用的練習。最後,特別是還未適應舞步時,身體的張力會令假聲帶及喉頭啟動『自我保護模式』,令假聲帶合起來 (constriction),因此亦是要練習打開假聲帶,讓一切熟習後變得自動化。」


周詠絲

Seesy是歌唱及發聲指導、舞蹈教師及編舞者。於2012年獲得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研究生課程獎學金,遠赴英國伯明翰 Royal Birmingham Conservatoire (前名為 Birmingham School of Acting) 修讀專業實用發聲碩士課程。期間她專注研習身體在舞動時如何影響呼吸及發聲,並從中找出一套綜合身體與聲音結合的練習,以針對音樂劇或形體劇場的演員在舞台上邊發聲和邊舞動的挑戰。課程中她曾參與不同資深發聲導師的課堂,包括Cicely Berry, Barbara Houseman and Edda Sharpe;此外更數次參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聲音工作坊。期後在Tring Park School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實習,為戲劇及音樂劇學生作歌唱及發聲指導。


原文刊於《藝頻》



379 次查看0 則留言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